第三章 疫情下的高考:健康第一、公平至上

 新高考志愿填报     |      2021-02-23 11:13
第三章 疫情下的高考:健康第一、公平至上

一、 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高考,为确保考生安全健康,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今年高考整体推迟到7月7-8日举行。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首次大规模推迟高考时间。
  2002年,考虑到7月天气炎热,洪涝灾害频发,不利于考生考试发挥与安全,国家决定自2003年起把高考日期提前一个月,改为6月举行。虽然2003年赶上非典,但也没有影响高考按期举行。
  确保公平公正是高考的基本价值取向。3月31日,教育部召开的部署2020年高考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到,必须坚持“公平第一”,切实把疫情对广大考生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复习备考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育公平。为绝对保证考生安全,最大程度保障贫困落后地区的备考公平,国家最后决定延迟一个月。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但两地最后均选择与全国同步。

二、 高考相关招生考试工作受疫情影响有所调整

  2020年3月12日,教育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提出原则上高考前不组织现场校考,要求高校尽可能减少校考专业范围。对于确须组织校考的专业,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励高校采取考生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非现场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对于专业性强且拟继续组织校考的高校,鼓励先通过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非现场考核方式对报名考生进行初选,在高考后再组织现场校考。教育部高校学生司5月12日发布的《关于高校考试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有关情况》中提到,今年共有199所高校组织了艺术类专业线上考试录取或初选。
  与此类似,除了艺术类招生,体育类招生考试也延迟至6月举行。

三、 确保公平,疫情下做好高考兜底工作

  在与高考相关的招生考试工作部署上,教育部也专门提到了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的保障。对于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教育部提出,有关高校要为农村和贫困地区等不具备条件的考生提供参加考试的兜底条件保障。对于“三大专项”的招生工作,教育部指出,要结合农村和贫困地区实际及疫情防控情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招生宣传,为考生提供政策解读和咨询指导,努力提高宣传实效。

四、 健康高考,疫情下高考考场做出最严防控要求

  健康高考是今年高考考场与考务安排的第一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从专业防疫角度,发布了《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措施10条》,这也是历史上考场防护最为复杂严密的一次。